编者按:
精神热火战胜步行者,卫冕之路依然漫长,可以跨越时空,历久弥新。6月6日,在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诞辰78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市委书记王萍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首,论道文山精神与文化,对庐陵后人如何传承庐陵文化和井冈山精神,传承先贤品格弘扬正气精神,提出思考与解读,引起大家共鸣与感慨。现将王萍在纪念会上的演讲全文刊载如下,以飧读者。
今天热火战胜步行者,卫冕之路依然漫长我米兰体育们在一个特殊的地点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民族英雄文天祥离开我们已经730多年,可谓久远,但是文山精神、正气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加历久弥新,弥足珍贵。非常感谢后滨、东有、志远、幸福、知本、文钦、华明、东林等8位教授在繁忙的学研当中抽空来参加这次研讨会,并作精彩的演讲。我谨代表中共吉安市委、市人民政府和520万吉安人民,向出席这次纪念活动的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嘉宾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和崇高敬意热火战胜步行者,卫冕之路依然漫长!
刚才,8位专家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纬度谈了文天祥非凡的人生经历、杰出的历史贡献、崇高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我们立体化地回忆起这位民族英雄,使人正气充盈。今天上午,大家还参观了我们新修复的富田镇文丞相祠。这里要给大家报告的是,这几年,我们在城市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当中,做了这么几件和文天祥英雄有关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全力修缮保护富田古镇古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全力打造青原区都市田园风光带,在城市周边保留青山绿水,见山见水记得住乡愁。富田镇包括三个古村已在全域范围内作了保护修缮,其中恢复建设了文氏宗亲发起并捐资、由吉安市委市政府推动、青原区委区政府鼎力操作的文丞相祠的修缮。
第二件事,就是建设了庐陵文化生态园。生态园整体布局是稳住山、保住水、留住鸟,给吉安人民在城北留下一个大的生态空间。我们把红、绿、古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内涵,做了三件事:一是打造一县一景。作为庐陵文化的集大成,13个县(市、区)在园里星罗棋布打造了13个文化景点,一县一景,每个县(市、区)把自己最有特色的文化布局在园中。二是建设文丞相祠。也叫文信国公祠,在螺子山处历史上就有,但是损毁了。我们现在恢复重建,由文山集团的老总捐建。收藏有企业家自己的大批文物,主要是庐陵碑刻,体现了企业家的文化自觉自信。三是政府出资抢救文物。我们从2010年开始,政府每年从有限的财政中拨出200万元收集文物。我们曾经在江苏、浙江考察时发现他们打造古街区使用的老砖雕、老木雕几乎都来自江西,也有的来自吉安。我们吉安庐陵文化有2800多年的历史,如果这些文物流失,将到哪里去找庐陵辉煌文化的实证?从那时开始,我们提出一个口号,与文物贩子抢文物,大力保护庐陵文物。从那时起,购进了一大批难得的庐陵文物,现在陈列于庐陵民俗馆。从井冈山干部学院来的学员、全国各地来参观的游客,大家都异口同声讲,过去来到吉安,最感动的是吉安的红色文化,但现在确实被悠久深厚的庐陵文化所折服,对这个地方的人民、对这个地方肃然起敬。
第三件事,就是修缮了白鹭洲书院。由于历史变迁和经济落后,白鹭洲书院遗存只有两栋楼,一栋明代的建筑———云章阁,一栋清代的建筑———风月楼,其他的都被后来兴建的教学楼和文革时期的建筑所蚕食。当我和市四套班子成员走进这个书院的时候,我们说,在庐陵先贤面前要汗颜。怎么抢救、保护这些文物?我们一开始就做了严格的规划,斥资近2亿元。很庆幸,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庐陵文化的标志性书院白鹭洲书院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支持了6000万元,其余资金我们自己筹措。现在白鹭洲书院所展示给大家的是清代的形制。同时,我们保留了中山院。它从清代一直延续到民国、现代,都是用作教学,是我们国家少有的教育博物馆。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白鹭洲书院博物馆的陈展,也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应该讲,当时决定修缮白鹭洲书院的时候顶了很大的压力。作为一个现代学校,很多人不愿意搬出,因为那是一个书声不断的学校。后来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在城南新区新建了一个校区,新学生在新校区就读,现在达到3000人的规模,高三学生回到老校区就读,“真儒过化”,从白鹭洲毕业,使白鹭洲保持书声不断。白鹭洲中学现在仍是江西十所优质高中之一,名列第5位。文天祥曾经在白鹭洲书院就读,当年白鹭洲书院和他一起参加科举考试的,同榜出了39位进士,震惊朝野。因此,我们要把白鹭洲书院修缮好。原江西省委宣传部长姚亚平同志看过白鹭洲书院后非常地感慨,他说现在书声不断,且规模这么大、修缮得这么好,并赞当时面貌全部恢复起来的书院只有白鹭洲书院。
第四件事,就是在吉安县修建了吉州窑古遗址公园。为什么讲吉州窑与文天祥有关?吉州窑的窑火始于唐代,盛于宋代。作为宋代的十大名窑之一,吉州窑为什么突然间就衰败下去?当时,文天祥并不被朝廷重视,但当国家危难、国已不国时,因为朝廷的一纸诏书,文天祥就变卖自己所有家产,举兵抗元。举哪里的兵?当时吉州窑有1万多窑工,他们跟着文天祥举兵抗元,最后失败,大部分被元兵杀戮,还有一部分到了景德镇,所以有“先有吉州窑,后有景德镇”的说法。现在,我们斥资近2亿元,恢复24座古窑包并建成遗址公园,把永和镇修缮为宋代古街区,将永和镇政府搬出,修建了吉州窑博物馆。这些有形的建设都在我们一步一步的努力当中得以恢复。
这几年,市委、市政府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并反思,在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保护与挖掘?我们应该正视批评,不能在大拆大建中消失了文化,消失了历史的沉淀和城市的记忆。我们都是受教育的一代,如果在我们手上仍然重复文化漠视,这是施政理念的错误。全市的文化人都在思考……实践中,我们对传承文化形成了共识共为,把城市定位为“文化庐陵、山水吉安”,提出“拓展建设新城区,提升改造老城区”,最主要的理念是“心安之处是我家”,把吉安建成心安的宜居城市,让老百姓有获得,让这座城市融汇文化元素,保留历史记忆,守望人文记忆,不成为文化的沙漠,这是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努力的追求和坚守。经过这几年的励精图治,吉安城市面貌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我们不但建设了占地3000亩的庐陵文化生态园,修缮了江南三大书院之一的白鹭洲书院,还建设了苏东坡称“此地风光半苏州”的古后河绿廊,24公里水系全部得到疏浚,打造了46公里的环绕绿道。我们在旧城改造特别是棚户区改造中,下力气保留了老建筑、老字号,按照历史老街区的标准改造了儒林里古街区。现在,我们又对水巷、高峰坡、田侯路、桃树下等还来得及抢救的四条历史古街区进行高起点规划,今后全部修旧如旧,保护性地修缮建设,恢复古建筑、古设施。在城市建设当中,我们注重庐陵文化元素的融入。比如把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庐陵书院、山水校园”,是集庐陵建筑风格之大成的现代建筑。在庐陵文化生态园周边,我们尝试在建筑中融入庐陵风格的“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的建筑元素,形成我们的城市特色和人文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当中,我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推行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五美”内涵和“八不八多”建设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多保留古迹。我们专门设计了30套庐陵风格民居图集,使农民建房保留庐陵风格。这样我们就不会造成建设性的破坏、开发式的毁灭、商业性或者旅游式的改造。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社会进化中,确实有一些民俗样式会渐渐远去,或被我们漫不经心地抛弃在历史长河中。但是,文化不能失忆,文化不能停留在书中和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它应该是有形和无形的。我们自觉做了一些有形的,我们也在做一些无形的。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魂。为什么吉安庐陵文化如此厚重?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有一批庐陵先贤。我们正在大力抢救和发掘这些庐陵先贤文化。比如,我们修缮了阳明书院、文信国公祠。我们开展了吉安城市精神大讨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把根与魂结合起来,经过半年多的讨论,推出“崇文、正气、开放、图强”的吉安城市精神。“崇文、正气”是优秀庐陵文化的精髓,崇文重教、文章节义、正气文化、厚德载物。同时,老区发展、苏区振兴必须开放,图强是我们的目标,又是我们新的追求。我们还大力开展“庐陵好家风”“孝顺公婆好媳妇”“孝敬父母好青年”“感动吉安人物”“最美教师”“师德医德标兵”“十大社会公益组织”等一系列接地气的评选活动,开展“书香庐陵”“庐陵文化进校园”活动,有意识地传承庐陵文化和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我们推出的文化大戏《庐陵记忆》中,有两场戏确实非常感人。一处是红花舞,文天祥高中状元,带着大红花,使我们看到很多有志青年可以有用武之地,走上仕途;第二处就是生祭,文天祥兵败被俘,庐陵人劝死不劝降。这些都让我们思考。
文天祥、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杨万里等庐陵“五忠一节”为什么会在庐陵大地孕育而生?为什么吉安会涌现出刚直不阿、执义死谏的明《永乐大典》主编解缙?他们为什么生于斯、长于斯?我们体会,一是忠义民风的滋养。我们50多个镇村被评为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总数为全省之最。我们走进这些村落,到处是民俗文化、门楣楹联、宗祠文化等,还有600多个遍布城乡的书院,庐陵文化、庐陵家风家训等这些乡贤文化孕育了一代一代庐陵先贤。二是大儒的教化。王阳明曾经在这里讲学,江万里在这里为官。特别是江万里有非常感人的故事,他在这里当过知府,后来官至宰相。当外族入侵、国破家亡时,他带着一家人投河自尽,也是位民族英雄。他创建的白鹭洲书院不仅教育出了文天祥,还培养了刘辰翁、杨邦乂、邓光荐等,都是民族英雄。那时书院的办学思想就是士子报国、文章策论。至今,白鹭洲书院中吉安最后一位状元刘绎写的楹联,“鹭飞振振兮不与波上下,地活泼泼也无分水东西”依然可见。这是多么好的士大夫的治学精神,对我们现代人也很有启发。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刚才,中山大学章文钦教授送给我一篇文章,现在还有教授用心、用手书写这么工整、完整的论文,这种治学的诚实认真,让我很感动。他说,中国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不是现代人可以妖魔化、荒漠化、虚无化的。文天祥身上那种以国家社稷、民族大义、黎民百姓为重的思想,深深烙印在一代代后生后学的血脉中。文天祥所代表的爱国精神、正气文化,以及逐渐形成以忠贞爱国、刚毅正直为核心的庐陵文化,润物无声地浸润到庐陵人的血脉。在这种文化基因的影响下,庐陵子弟始终把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每当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时,都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大革命时期,有血性的吉安子弟听党话、跟党走,全市有18万多人参加红军,当时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参加红军,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近5万人。我们在庐陵文化园树了一座丰碑,即毛主席词句“十万工农下吉安”的群雕。南京军区首长对我说,我们国家有两处巨型红色雕塑,一处是徐州的淮海战役雕塑,另一处就是吉安的“十万工农下吉安”雕塑。雕塑用的是红石和汉白玉,长90米,寓意建党90周年;分9个板块,寓意九打吉安。我们请深圳的雕塑家,按照吉安红军战士的老照片,把他们的形象模样雕刻上去。因此,这些雕像不是艺术家塑造的红军,是实实在在的庐陵红军。“十万工农下吉安”群雕感动了南京军区首长,南京军区在群雕旁又树了一座“红军万岁”雕塑,并刻下了这样的铭文:“吉安,红军之源。这里诞生了井冈山红四军,赣西红六军和红二十军,湘赣革命根据地红八军,以及由红八军等部队发展而成的红六军团,涌现了147位开国将军。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先后有48000多名红军将士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功勋永载史册,他们的英名永垂不朽热火战胜步行者,卫冕之路依然漫长!红军万岁!”这就是革命战争年代庐陵人书写的正气歌,和爱国精神一起在新时期传扬。习总书记春节前视察井冈山,明确提出“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我们正在努力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并把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和文山精神、正气文化有机结合,发扬光大。
文天祥所代表的文山精神没有被历史尘封,庐陵先贤的品格气节一代一代都没有忘记。文天祥和文山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是吉安这座城市永久的精神符号和文化象征,崇文正气、文章节义已经成为吉安人的显性基因。作为庐陵后人,传承先贤品格、弘扬正气精神,我们重任在肩、义不容辞。千年庐陵文化薪火传承,文山精神更是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当历史的阳光照进现实,庐陵大地有太多的士子传奇、文化辉煌和故事沧桑。千百年来谁著史,一颗丹心照古今。我们永远敬仰文天祥“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的爱国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法天地之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的爱民情怀,传承坚守本色,不忘初心,为吉安实现加快发展、加快脱贫,为吉安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殚精竭虑、奋斗不止。
天地有正气,吉安有正气。缅怀先贤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后人,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文天祥是吉安人民心目中永远的丰碑,也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伟岸身影,一定会永远感召我们图强民族、振兴中华。
借此次研讨会的东风,我们希望吉安、江西乃至全国各界文化人士,进一步加强文山精神和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我们党委和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文化的坚守保护、传承传扬,让这些灿烂的民族文化更加枝繁叶茂、熠熠生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